成都天府艺术公园 | 中建西南院
阅读:8035 2022-04-07

风筝飞过山巅,给远望的人兜售春天,于是,春日被一分为二,一半在远方,一半在行囊。春光作序,万物和鸣,晨光熹微的成都,碧空如洗,花香微醺,正是踏青探春的好时节。忽尔微风,独立春梢的天府艺术公园,对于追逐美好的成都人来说,既是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展馆,也是一件超乎于其内涵与文化本身的精美展品。




CSWADI

天府艺术公园

开启“公园城市”3.0版本


“公园城市”是成都众多城市标签中的一个,已然昭示了其“园在城里,城在园中”的闲情逸致。成都确有许多公园可供周末游玩,人们大致将他们分为1.0版本传统型公园和2.0进阶版新兴公园,而近来引人注目的3.0版则属于刚刚崭露头角的新秀——天府艺术公园。


640.jpg


在天府艺术公园还未落成之际,其就已经成为成都人关注的焦点,原址是被称为“西南第一村”的跃进村,改造成何种模样自然引人注目。当以往的“老破小”变为如今的“高大上”,天府艺术公园这个新“网红”也成为大家争相打卡的城市文化新地标,彰显着成都作为西南第一城的艺术地位与品位。


而去年底开展的“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是天府艺术公园的首次亮相,当其神秘面纱被揭开时,疑虑消除,惊喜呈现,理想之地再添一员。


作为近年来“全球参展艺术家、作品数量最多”的双年展,天府艺术公园也在此次展览中初登秀场,吸引了各方关注和争相报道。各家媒体无一不高度评价,盛赞这一建筑艺术大作,称其具时代分量和蜀都韵味。


640 (1).jpg


此次展览包含2座全新的美术馆、7万平方米的美术馆展览空间、18位策展人、272位海内外艺术家、8个主题版块、500多组(件)作品、17个平行展,单从这些简单的数字组合中就已经能感受到该展览的与众不同。


本次展览场馆是天府艺术公园·文博坊片区场馆,位于金牛国宾片区,环迎桂湖而建,主要建筑包括美术馆和当代艺术馆·图书馆。两馆作为地标性建筑融入成都传统文化的精髓,映射出公园蕴含的艺术分量。


CSWADI

芙蓉如面景如画


在公园的半岛之中,一株雪白的芙蓉亭亭玉立,花瓣舒展,静静盛放,与世无争却又与湖水相互依偎,倒影显现,和谐共生。取意于成都市市花芙蓉花意向的天府美术馆,宛如出水芙蓉般在湖边绽放,花朵造型的美术馆,以自然形态与公园环境交融渗透,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极佳典范,也是成都生活美学的又一体现。


640.gif


除了与湖水的交映成趣,室外的草坪浅丘、树林、灌木高低起伏,与美术馆的形态融为一体,自然韵味十足且人文气息浓郁,艺术感扑面而来。当晴天阳光照射,白云蓝天湖水碧绿,盛开的“白芙蓉”嵌入其间,好一幅如画的美景。


640 (2).jpg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暖黄的灯光倾泻而下,透明的玻璃隐隐映出室内的陈设,若隐若现,梦幻迷离,洁白的屋顶孑然独立,悄然绽放,巧妙地形成一种漂浮悬空的神奇景象,水影交叠优美动人。远处林立的大厦灯光星星点点,在幽蓝的夜空中偷偷注视着这朵孤傲的芙蓉花,仿佛心有所向却又不敢轻易靠近。


640 (3).jpg


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朵“清水芙蓉”都优雅从容地伫立在湖边,散发着与生俱来的魅力气息,不断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人。蜀都,以闲适闻名,这个拥有千年古蜀文化的名城,依然在不断更新着其代表作。


CSWADI

精巧有序蜀韵浓郁


天府美术馆拥有各类展厅共计13个,展厅总面积7729㎡,展线总长1858m,单看这一系列数据,就能直观感受到美术馆所能为参观者提供的丰富内容和便利。巨大的环形楼梯旋转而上,连接着各个展厅,参观者缓步而上,欣赏着陈列其间的艺术精品,岁月悠长,内心淡然,一切心事暂且搁置,所见所想即为展品。


640 (4).jpg


主展厅围绕着中心的下沉庭院,环廊连接着二层的各个展厅,一条完整的参观流线清晰直接,但又与后场的布展流线互相分离、不相干扰,这样泾渭分明的设计简明高效。


640.png


而美术馆的一层及负一层则与此不同,这里着重打造经典的美术馆展览空间,设置临展及常设展厅,7.2米的层高恰如其分。展厅空间与起伏的屋顶相互结合形成不同的高度,搭配精心设计的展陈灯光,多元化的展览空间浑然天成。


位于地下一层展厅外的公共空间,虽居地下,但一心向上,不但可以看见室外的景观庭院,阳光亦可透射下来,将光线引至地下,丰富的光影变化令人目眩神迷。负一层承载的公共教育与交流功能也不能不着重点出,艺术书籍阅读室,临摹室,艺术教室,学术报告厅等功能一应俱全,在为公众提供完善艺术教育体验的同时,使其能尽情享受艺术美学的盛宴。


640 (5).jpg


苏轼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传统文化中的竹不仅隐含着气节、坚韧的高尚情操,甚至也代表着一种高雅的艺术品位,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对于竹的意向描绘,文学艺术作品中比比皆是。在川蜀大地,竹子更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产物,早已成为当地文化的标志。而美术馆的室内空间正是采用了竹片贴面的材料,意图借助这一特色,表达四川本地的地域性与当代性--建筑和装饰从天棚到墙面融合延伸,空间语言的整体性和感染力不言自明,蜀地特色暗暗藏匿其中,不张扬亦不容忽视。


CSWADI

西岭之景意蕴悠长


“窗含西岭千秋雪”是被传诵千年的杜甫名句,西岭雪山亦是成都人民最熟悉的川西雪山之一,当天气晴朗之时,成都市民便会纷纷轻倚于自家“窗口”拍摄远处雪山的美景,生怕辜负了这一幅自然馈赠的盛大图景。高楼大厦在前,其后是层层叠叠或白或灰的雪山,云雾弥漫,阳光照耀下闪着些许微光,在蓝天的映衬下更显辽远和壮阔。


640 (6).jpg
640 (7).jpg


当代艺术馆和图书馆便是复刻这样的美好画面,建筑造型取意于“窗含西岭景”的设计意象,屋顶的曲线如山峦叠嶂般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与川西民居优雅的屋面形制遥相呼应,层叠起伏的屋顶勾勒出檐下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惬意悠然。


位于城市核心区的当代艺术馆、图书馆地理位置特殊,西侧的迎宾大道及南侧的三环路金牛立交均为城市的快速公路,而车来车往的噪声污染便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定位文化艺术公共空间的建筑而言,噪音是最大的干扰。


640 (1).png


巧思的设计对内外界面予以分别解读,沿着城市快速公路形成完整的建筑界面,既凸显文化建筑的标志性又有效隔绝噪音的干扰,可谓一举两得。而在迎桂湖一侧,则形成内向倾斜的屋顶,微微张开的屋角是与湖景的双向互动,活力十足,动静统一。


这样的设计正巧给予了公共和后勤明确划分、互不干扰的机会,沿迎桂湖一侧是公共的开放空间,人流主入口设置于此,游人如织,湖光灿烂,人景和谐。沿金牛大道一侧形成私密的后勤界面,货运、车行等安置于此,便捷高效,组织严密。


640 (8).jpg


与西岭雪山顶常年积雪,银装素裹的景象不同,当代艺术馆、图书馆的屋顶是绿草丛生、生机盎然的景象,屋顶的绿化采用固化纤维土和轻质营养土结合的种植方式,在满足绿化效果的同时,降低投资的成本。屋面雨水经过处理后,用途颇多,如可用于绿植灌溉、厕所冲洗等用途,绿色环保,低碳高效。


夜间的“窗含西岭景”更是别有一番韵味,独特的照明设计,将屋面飞檐舒展的形态完美勾勒,轮廓清晰,曲线毕露。而建筑立面的竖向肌理节节树立,似幽幽竹林,诗意氤氲,透明的玻璃幕墙映出内陈的布景,清新典雅。


CSWADI

恢弘大气艺境绵延


地上的当代艺术馆和图书馆为两个独立的建筑单体,但在地下却通过庭院串联起了艺术馆的展示空间和图书馆的阅读空间。一个集阅读、展示、共享、交流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布局紧凑,丰富连续,服务到位。而在种植屋面的屋顶又是豁然开朗的另一维度空间,屋面之上一览胜景,闲适安然。


当代艺术馆的律动空间与恢弘气势,是借助于中国艺术中“势”的意境打造而成的,整体线条在充满坚毅与力量的同时,又不失大气沉稳,典雅庄重之态。自然的室内光影,取法山川形制,抽象而又自然,外在形态与内在结构相合相生,天然无瑕。图书馆取意“书山”,如蜀山丘陵般连绵起伏,层峦叠嶂。阅读空间与藏书空间有机结合,特征鲜明,又与室外湖景交相辉映,有山有水,和谐统一。


640 (9).jpg


当代艺术馆,作为定位于面向未来的综合艺术中心,是展现艺术未来发展与生活连接的桥梁,是打造成都本土艺术现场和事件的平台,视野超前,气势十足。地上展厅净高7.2米,最高高度可达22米,皆为无柱大跨空间,开阔明亮。该展设置有展示空间、收藏空间、时尚中心、综合服务空间等,可展示当代艺术装置、架上绘画、雕塑等多类型的艺术展品。展厅形式与屋面曲线内外统一,艺术展品与艺术空间交相呼应,艺术气息浓厚,美学价值丰富。


640 (10).jpg


图书馆则定位于引领城市阅读艺术,传播城市生活美学,弘扬传承天府文化,展示先锋艺术知识的目的,是艺术和知识互动交融,相辅相成的有机结合。图书馆主要由当代艺术知识藏库、音乐图书馆、植物图书馆、天府文化典籍中心、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场所组成,主阅读区分为内区和外区,内区层高5.1米,外区则为梯状退台,退台之上可眺望迎桂湖景,环境舒适宜人,视野开放辽阔,该场馆现正逐步形成为一个崭新的共享阅读空间。


出水芙蓉已然盛开,每一个露水摇曳的晨曦,它都在悄然等待着知己者的亲临。只待清风徐来之时,与参展者一同,全情投入到这自在丰盈的大千世界中去。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