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安亭老街改造 | 三益DESIGN
阅读:4675 2021-06-06

上海嘉定安亭老街

上海,嘉定 


三种身份的介入 



640.webp.jpg



在上海城市发展中,如果说静安寺是承载历史叙事的核心区,那上海西大门安亭镇是了解这座城市最生动的文化入口, “十里一亭,以安名亭,以亭为镇”,安亭之名自汉代沿袭至今。后经汽车工业大发展时期,形成多变的城市面貌,留下了1200余年的上海0001银杏树、众多文化遗产和隽永的故事


640.webp (1).jpg


今年,安亭镇人民政府希望完成安亭老街的业态升级以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如何既延续“老街故事”,又完善商业构架,是三益本次最重要的任务。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对于历史街区商业街,空间策略不再是基于物质性、经济性的设计方法,而是回到场地原点,从场所精神中找寻到适宜的语言和对话形式,对空间进行同时性、并置性的建构。不局限空间大小的度量,而是侧重空间的变化,大到空间的组织秩序,小到文化符号的介入。以此空间策略,三益的建筑师以“修补匠”、“精修师”、“创造者”三种身份来介入老街更新。


640.webp (5).jpg

▲总平面图

640.webp (6).jpg
640.webp (7).jpg







01.

我们是“修补匠”


项目之初,对场地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现有商业街沿河道,以永安塔和银杏树围绕的广场,向城镇街道展开,以标准的马头墙和单檐歇山顶作为主要的传统文化展示,商业街与水岸间有供人休憩的长廊。


640.webp (8).jpg
640.webp (9).jpg
640.webp (10).jpg
640.webp (11).jpg
640.webp (12).jpg
640.webp (13).jpg

▲安亭老街旧照


通过对周边居民走访谈话,了解到居民不希望日常休闲活动区域被高度商业化取代,所以我们首先以“修补”的克制设计手法,见缝插针对现场进行修补


640.webp (14).jpg
640.webp (15).jpg

▲效果图

640.webp (16).jpg


首先拒绝大拆大建,保留原有中心广场、树木景观、建筑形式和风雨连廊等主体空间


640.webp (17).jpg
640.webp (18).jpg


其次整治正在侵蚀老街风韵的元素,低端的小门店、不合理的电箱安装、杂乱的沿街标志标识。


640.gif

▲改造分析

640.webp (19).jpg


最后重新规划慢行空间布局、在沿街沿河的景观空间中增加休憩平台,清理河道,增加统一店铺标示,加以灯光来统一街道空间


640.webp (20).jpg
640.webp (21).jpg






02.

我们是“精修师”


将公共空间整理后,我们对建筑采取精细化“加工”的设计策略。


640.webp (22).jpg


经过调研,整条街存在5种类型建筑,游客访问最多的地址是以永安塔形成的中心广场,所以我们对围合广场的三栋建筑作为“精修”对象,同时向两边街道延伸,以人步行尺度和距离增加“加工”对象,有节奏的改善现有建筑立面形象和体验乐趣。


640.webp (23).jpg

▲效果图

640.webp (24).jpg
640.webp (25).jpg


立面更新提取了银杏古树元素,使用与银杏树相同颜色的孔洞金属板,小曲度弯折金属板形成特有的肌理。同时调节孔洞大小和金属板颜色,让立面“印”上银杏图案,即使在夏季,也可以看到黄色银杏树场景。在一层门与窗空间,也统一使用银杏叶颜色的框。


640 (1).gif

▲改造分析

640.webp (26).jpg
640.webp (27).jpg
640.webp (28).jpg
640.webp (29).jpg







03.

我们是“创造者”


商业街如何形成文化属性和标识性?1200年的银杏古树便是新故事的起点,我们创造了“银杏IP”


640.webp (30).jpg


侧招灯具的设计,以银杏图案为主题,圆形亚克力为面板,侧挂与立面;在店铺正立面,多片银杏叶拼接成装饰面板,美化白色墙体。


640.webp (31).jpg
640.webp (32).jpg

▲侧招灯具设计

640.webp (33).jpg


沿着街道走过去,统一的银杏标识让游客和居民都形成强烈的共识,安亭镇的千年银杏树激发了我们深入了解历史背景的兴趣


640.webp (34).jpg
640.webp (35).jpg


在马头墙的山墙,我们创造了“安亭老街”。黑色哑光金属边框,与以粗纹理布料为底面的黑色文字,共同融入了山墙视觉中


640.webp (36).jpg


通过城市空间、建筑立面、建筑室内和标识设计一体化的设计,三益的建筑师将场地元素转化为建造,同时又将建造带来的场地和历史记忆带给了使用者。作为“修补匠”、“精修师”、“创造者”三种角色的建筑师,解决了场地内同质化、无秩序的问题,维持历史街区的精髓并植入新的当代生活和空间


640 (2).gif

▲改造分析

640.webp (37).jpg
640.webp (38).jpg
640.webp (39).jpg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上海嘉定安亭老街改造

项目类型:城市更新

项目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安亭老街

基地面积:约1000米长街道

建筑面积:12745.17㎡

设计时间:2018.12-2019.06

建造时间:2019.06-2020.12

建设单位:上海安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贾正阳、吕家俊、游登阳

项目负责人:张敏

方案设计:王俊、于佳玉、冯若倩、曹大卫、陆呈圆、曾雨芊

数字化设计:吕家俊

施工图设计:张敏、彭程、刘军、徐伟栋 、丁红梅 、冯心宙

景观设计:王粲、郑志诚

室内设计:周一翔

技术支持:祝宇梅、王晓红、蒋虹、陈英、鞠永健

合作单位

照明设计:上海灯巢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安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摄影:刘松恺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