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NA专访上海朗思人居建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束健|终端消费者助推绿色建筑发展
阅读:3957 2014-01-22

媒体:ARCHINA建筑中国网、《建筑中国周刊》
时间:20131121                                
受访人:束健 上海朗思人居建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总经理

记者:李园园

束健500

 

 

近年来,绿色建筑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不可置否地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绿色建筑的市场却没有展现出其应有的蓬勃姿态。上海朗思人居建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绿色地产的服务商,公司总经理束健长期专注于绿色建筑领域。本次访谈中,他为我们深入解读了目前绿色建筑发展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方向。

《建筑中国周刊》:
近些年为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绿色建筑的政策,您怎么看待这些政策的?

束健:
我个人认为,要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国家并不一定需要补贴开发企业,可以补贴购房者。如果买绿色建筑购房者的房贷利率能下浮一个点,或者每平米国家能补助200元钱,就会有市场需求。只要让终端客户愿意购买,开发商就会有动力做绿色建筑,政府才能推动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之路。

《建筑中国周刊》:
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发展得并不快,您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

束健:
其实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我们要联系着一块来看,绿色建筑是将来的发展趋势,有着非常大的市场。但是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政府想要积极地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给了很多的政策,也有很多企业当做社会责任在做,但是整个绿色建筑的市场机制没有启动。究其根本是开发企业从中没有得到更大的回报,而事实上通过绿色建筑企业是能获得收益的。

《建筑中国周刊》:
有开发商表示绿色建筑成本高居不下,是目前阻碍绿色地产开发的主要障碍,您认为是这样的吗?

束健:
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并不意味着高价格、高成本、高科技的就是绿色的。比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这就是标准的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公布了一个根据213个项目整理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数据:一星级的住宅建筑增量成本在31元/㎡,公共建筑增量成本是38元/㎡;二星的分别是88元/㎡、268元/㎡;最高的三星级分别是196元/㎡、494元/㎡。

对于绿色建筑而言,其增量成本较大的就是在可再生能源利用这方面,比如地源热泵技术、光伏发电等,但从2008年到现在,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等设备价格在下降,因此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也一直在呈下降趋势。因此建筑成本,应该指的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而不仅仅是建造成本。对终端消费者来说:一个绿色、节能的住宅不但赋予客户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由此带来的增量成本完全可以在建筑使用过程中通过能源的节省有效回收。因此从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来看,“绿色建筑”的成本并不一定会比普通建筑高,甚至还会有所降低。

另外,成本和收益的确需是每个做企业的都会考虑的问题。但是做绿色建筑的成本是一个伪命题,如果说成本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那就是纯成本,越低越好。如果成本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那就不叫做成本,经济学叫做“投资”。所以从企业的角度分析问题,所有投资的基础,最后要评估将来是否会产生价值,如果最后消费者可以买单,那就可以为之。

《建筑中国周刊》:
就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您认为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发展绿色建筑?

束健:
现在市场上有一个普遍的误区是,大家更多的关注技术和国家政策导向,很少有人关注终端客户。消费者关心的是住绿色建筑的房子能够带来什么好处。如果仅从国家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消费者是不愿意每平米多花几千元钱的。我们要让消费者知道,绿色建筑的房子会改善室内的环境,保持清新的空气,做到四季如春,最重要的是使用成本很低,用的都是可再生能源。

只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企业才会开发出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从中得到的商业回报就会越做越多。政策不能代替市场,只有企业找到绿色建筑的盈利模式才能有所发展。

《建筑中国周刊》:
如何制造更节能的建筑,是各个企业都在积极探索的事情,您可以说是绿色建筑领域的先行者,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

束健:
朗诗集团有一个甲级设计院,里面有一个专门的设计团队用最好的仿真软件做绿色建筑的能耗模拟和微环境模拟。然后再根据这些研究指导绿色建筑的设计。这样做的投入很大,但是绿色建筑是未来的趋势,企业想尽办法都要做,否则就会被淘汰。

《建筑中国周刊》:
行业内关于绿色建筑,科技住宅等概念一直以来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界定,许多国家的认证也都陆续在国内着陆,您如何看待这种现状?

束健:
随着越来越多真正的绿色建筑相继进入市场,公众对绿色建筑的接受和辨识能力会越来越强。目前国内绿色建筑标准与国外的绿色建筑标准同时存在,我认为国外的绿色建筑标准的认证某些方面未必适合中国,长三角地区是个气候条件非常差的地方冬冷夏热还潮湿,而国外并没有在如此差的环境下做过绿色建筑,因此只有因地制宜的来做事情,符合实际情况才能做出更好的绿色建筑,朗思是朗诗集团对外服务品牌,朗诗作为一家绿色地产开发商有着十多年成熟的绿色技术以及绿色住宅开发经验,我们通过集成服务的方式,帮助客户打造健康、舒适、绿色的科技产品;解决销售及成本盈利的核心问题,风险共担,合作共赢,全面实现项目商业价值。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绿色建筑。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建筑环保评估协会和香港绿色建筑议会,在香港九龙塘赛马会环保楼举行启动典礼,欣然公布推出全新针对室内装修、改造和翻新工程的升级版绿色建筑评估工具 — “绿建环评室内建筑 2.0版”。
2024-01-04建筑环保评估协会 绿色建筑  阅读:3911
重庆设计集团将数字化作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构建了“四横四纵”数字化赋能策略,横向以“管理数字化、业务数字化、数字化业务、数字化生态”为推进原则,纵向以“标准、数据、场景、协同”为核心要素,着力打造行业全产业链,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2023-12-05重庆设计集团 科技 数字化转型  阅读:2925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第九届理事会发展规划》,梳理国内建筑设计行业关于AIGC的研发现状,加强同行交流与技术传播,促进行业进步和发展,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主办,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信息化(数字化)工作委员会协办的2023年度“建筑数字化转型与AI设计”专项工作研讨会于2023年11月25日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召开
2023-11-28同济设计TJAD 研讨会 科技  阅读:2685
2023年可持续建筑环境亚太地区会议(SBE23 Asia-Pacific)于11月23-24日在深圳市龙岗区天安云谷召开。11月24日在深圳坂田龙岗天安云谷国际会议中心,由华艺设计承办的近零碳建筑实践与关键技术论坛成功召开,聚焦近零碳建筑,探讨面向建筑全过程减碳的实施与路径。
2023-11-27HUAYI华艺设计 会议 绿色建筑 零碳  阅读:2340
以“数智营城·科技赋能”为主题,探索数字建筑科技如何赋能城市建设,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2023-11-24世界建筑科技创新大会 科技  阅读:2675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