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丨疫情冲击下园区产业生态的重构
阅读:4985 2020-03-17

640.gif








一场疫情,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河中,也许只是一片浪花,但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言,或是一场生死劫——业务下滑引发的现金流短缺,如同炎症风暴,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本文主要从园区与入驻企业共建产业生态的视角,探讨外界因素冲击之下园区产业生态修复、重构与进化的思路框架。



640.webp.jpg


如果把园区和园区入驻企业比喻成一个区域的生态系统,园区可以看作生态所依赖的土地,入驻企业则是生态中的各种生物,而园区开发运营商可视为这片土地的养护工。疫情冲击之下的园区,如同外界因素(如地震、火灾等情形)冲击下的森林,有可能恢复生机,也有可能沦为荒芜之地。


受疫情冲击影响,园区入驻企业因现金流断裂无法继续经营,主要是因为“产出不足”。疫情之下,除了餐饮、商业等配套服务业,园区的其他产业(如制造业、科技服务业)的需求都有反弹现象。“产出不足”只是暂时的,如何缩减“产出不足”的时间,成为园区和企业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近端防御措施补救,更要从园区的远端防御措施着手。如果从园区的开发、招商等环节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面对疫情等突发事件时就能及时恢复园区的正常运作。但从实际来看,园区企业只注意到疫情之下的近端防御措施,如提供免租服务、帮助企业做好防疫工作等,而对于园区的远端防御措施——产业生态重构则关注较少。假如有下一次外界因素冲击,园区仍然会陷入困境。



如何进行产业生态的修复、重构与进化?




生态修复可通过重建、改造、再植等手段实现,把外界对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小。对于园区而言,园区开发运营商需要担当园丁和护林工的角色,通过修复(帮助企业复工)、重构与进化(重塑产业活力)二步工作,从近端防御到远端防御,构建新的园区产业生态。以下是疫情冲击下园区产业生态重构十条关键举措。

 




园区产业生态修复




着眼于园区疫情危机的近端防御措施,减少园区企业受到疫情的冲击,帮助园区企业复工复产。


1、控制园区疫情扩散:成立疫情期间园区应对小组,优化决策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升应对效率;制定园区企业疫情应对手册,指导园区企业细化各项应对措施;做好公共区域的疫情应对措施,为企业内部做好各项疫情防范措施提供支持;做好城市和园区疫情信息通报。


2、降低员工生活影响:有序引导园区生活服务机构的复工、复产,而不是一刀切的关停;设立生活服务集中采购服务,如提供集体订餐服务;免费提供空置的宿舍,为有需要隔离的员工提供生活住所。


3、保障园区出入顺畅:对人员、车辆进出口进行重新规划,平衡便利性和疫情管控需求;对外来车辆、物件的收发、消毒提供便利。


4、控制经营成本:出台园区租户房租免交、延交、减租政策;争取银行的支持,避免园区开发运营商自身的现金流风险;组织政府机构为园区企业免缴、延缴社保、税金提供政策解读服务;做好员工降薪、延期发放,供应商款项结算引发的意外事件应对策略,维护园区和社会稳定。


5、稳定人力资源:组织包车、包机,帮助园区企业接送员工回来上班;促进园区内部企业员工的共享;一定时间内,免费提供空置的宿舍,帮助企业吸引新员工。


6、获取资金支持:支持企业向政府和金融机构获取资金支持,做好相关的政策服务、信息服务工作;加大企业新增物业需求的优惠力度,支持企业投资方的再投入和新增投入。


7、提高供应链协同:免费提供临时的生产车间、仓储空间。





园区产业生态重构和进化




着眼于园区危机的远端防御措施,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和服务结构,推动园区产业的集聚、集成、集群和进化。


1、促进产业孵化: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或自行提供孵化器服务。


2、优化产业结构:定期优化园区产业生态模型,强化产业招商思维,完善相关配套产业的招商;引入生态型、平台型领先企业;联合社会资本,结合资本招商需求,协助企业进行股权并购型产业整合、战略联盟型产业整合、产业集群型产业整合。


3、嫁接产业资源:完善公共产业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园区之间的联盟合作,以及园区运营商的轻资产扩张,增加园区之间的协作;强化园区外部产业资源的导入和嫁接功能,通过产业服务连接外部富足的产业资源,构建更大圈层的产业生态圈。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作为“工业上楼”的全球先行者,新加坡的工业化成就有目共睹。新加坡土地资源稀缺是其工业化的最大挑战之一,政府采用集中式的工业园区规划及特有的园区建设模式,大大优化了土地使用效率。
2024-03-22SJ盛裕 产业园区 新加坡 SJ盛裕  阅读:1482
SJ Campus坐落于裕廊创新区内的清洁科技园(CleanTech Park),不仅是一个战略性的合作与学习中心,也是建筑环境创新解决方案的实景实验室。裕廊创新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汇集了智慧城市和城市解决方案的企业。
2024-03-14SJ盛裕 SJ盛裕 盛裕集团 园区  阅读:2579
自工业革命起,容纳生产、运输、研发、办公等功能的产业建筑,如同城市的重要器官,它是支持城市产出的关键载体。
2023-12-07AECOM AECOM 园区  阅读:1474
近几年,芯片制造的争端,让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ASML)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造车领域,从去年蔓延至今的「芯」求大战,使车载芯片「隐形冠军」恩智浦半导体(NXP)变得众人皆知。
2022-02-23丈量城市 科技创新 产业园区 城市更新  阅读:4274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